針對弱電系統施工中存在的15個通病,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,分享給大家借鑒探討。
通訊、數據網絡、電視系統
1.橋架

通病:建筑單體橋架內線纜長度預留不夠,施工結束后,橋架蓋板蓋不起來。
預防措施:線纜敷設時要充分考慮橋架內的長度余量,施工結束后橋架內線纜要梳理整齊,并蓋好橋架蓋板。
通病:電信、網通共用橋架,但橋架內沒做線架,導致各自線纜敷設時不能有效的分隔,造成線纜排放混亂,運行時易引起故障。
原因分析:設計不到位,施工時也沒有對橋架進行有效地分配,施工管理不規范。
預防措施:設計時要有線架,并做明確分配,施工時做好現場橋架分配的標識。
通病:弱電室內穿線時,由于弱電預埋管路不通,出現利用強電預埋管路穿弱電線纜,強弱電線纜共用管路的情況,造成設備運行不正常,對設備不利。
解決措施:管道預埋時要及時檢查施工質量,加強施工管理,整改疏通弱電管路,重新穿線。
通病:某工程戶內弱電箱僅考慮一只空箱體,箱內各功能模塊要另外購買安裝,增加了工程協調的工作量,影響了美觀和安裝質量。
原因分析:空的弱電箱采購時沒有仔細考慮以后功能模塊的尺寸及安裝方式。
預防措施:現場若需安裝空的弱電箱時,其尺寸一定要考慮能夠符合安裝標準的模塊;精裝修樓盤建議配置成品的弱電箱,其不但美觀而且合理,比較適宜。
通病:施工過程中弱電箱安裝并穿線后,線纜裸露在箱體外,沒有進行保護。
解決措施:當穿線完成后,應做好標識,整理好線纜放入箱內并及時關閉各弱電箱門,增強成品保護和安全意識。
解決措施:設計時各子系統獨立設計,同時加強交付后的管理。
通病:箱內設備安裝不規范,接線凌亂,箱門關閉不嚴。
預防措施: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整改,并加強日常運行的管理。
通病:建筑單體橋架內線纜長度預留不夠,施工結束后,橋架蓋板蓋不起來。
預防措施:線纜敷設時要充分考慮橋架內的長度余量,施工結束后橋架內線纜要梳理整齊,并蓋好橋架蓋板。
通病:周界安裝紅外對射報警,防區距離遠大于50米,一旦有報警,很難確定報警的具體位置,給保安查巡帶來難度。
原因分析:周界紅外對射報警裝置防區距離設計時,未考慮保安對報警范圍的判斷。
解決措施:報警的防區距離不要超過50米,設置報警警示燈及手動復位裝置。
通病:單元門禁系統出門緊急按鈕沒有明顯標記或安裝位置隱蔽,給行人使用帶來不便。
原因分析:出門緊急按鈕的安裝位置及方式設計時考慮不周。
解決措施:出門緊急按鈕的安裝位置要便于用戶操作,且旁邊做好明顯的文字標識和言簡意賅的使用說明。
通病:某小區在園區內住宅樓之間設置了背景音箱,平時播放背景音樂,給業主帶來了噪音。
解決措施:背景音樂室外位置設計時,原則上設置在人員能夠停留休息的公共場所內。
通病:設備放置沒有很好的規劃,接線凌亂,沒有線路標識,觀感不好,同時給設備維護帶來不便和困難。
原因分析:系統設計、施工管理和檢查工作均不到位,驗收后的整改也不到位。
解決措施:設備系統要按照規范進行設計,同時要規范施工做好標識,并加強施工管理及驗收后的復查工作。
原因分析:系統設計及工程現場施工管理和檢查工作沒做到位。
解決措施:施工圖紙的評審工作要仔細,同時加強現場施工的管理工作,對準橋架與預埋管的接口,保證施工質量。
通病:某小區可視對講及門禁系統設備就近采用市電供電,小區一旦停電,可視對講系統就停止工作,單元門鎖自動打開,給住戶的安全帶來隱患。
解決措施:可視對講單元門口機增加蓄電池來解決供電問題。弱電系統(除通訊、有線、網絡公共設備外)其他設備均須采用獨立的不間斷電源來供電,系統的供電方案要經過設計和評審。